20正芳华!热烈的上海之夏,2024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今天开幕。走过20年,书香之约早已写入上海乃至全国读者及出版人的“夏季日程”。
上海书展究竟有什么磁场引力,让读书人、做书人、写书人一届又一届“追”下去?天南海北的资深编辑们有个共识:上海书展,并不是单纯汇集图书售卖,其对出版品牌的传播力,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图书销售范围。国内众多大社、名社、强社卡着“黄金节点”,力争将重点新书、文创新品、首发签售投放到上海书展平台与读者见面,以此强磁场为起点辐射全国市场。
今年书展又有哪些新亮点?记者昨天提前探展发现,上海书展已跳出一摞摞码堆的传统印象,多个展区强化策展思维,通过打通拓宽多种推广渠道,联动“线上朋友圈”发挥各自所长为阅读“种草”,进一步体现多业态跨界融合的趋势。
热度“席卷”书香之城,作者读者编者粘连度增强
序厅雕花穹顶下,今年上海书展主雕塑焕新,海派建筑剪纸风格令人眼前一亮。红色调中国出版集团展区与主宾省江苏展区各自排开,传递书展近悦远来、拥抱全国的开放姿态。“凤衔书来,江海流苏”醒目指示牌,呼应着一长排小而美的出版品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徐海如是描述上海书展——“它不是地方书展,而是全国各地出版商的盛会,更是上海城市文明、书香社会建设的试金石”。多位出版人纷纷表示,“铆足了劲备货,以旗下精品力作回馈懂书爱书的上海读者”。
“听说在上海,书展可能是‘席卷’最多老百姓的节日。某种程度上,上海书展也是‘席卷’诸多文坛名家的文化盛会。”作家邱华栋今年在书展有多场活动,行程满满当当,他用“很期待、很激动”形容自己的心情,“书展场外高温与场内热情高涨的读者,让置身其中的人感受到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在其间的人对于文化、对于阅读的追逐与热爱。”
“我想书展最大的一个好处是增强了作者、读者、编者之间的粘连度,让作者走出书斋、编辑离开工位,与读者有了密切交流的机会。”作为书展“全勤老兵”,上海书店出版社副总编辑杨柏伟感慨在书展能看到图书市场前沿,也提醒着作者、编者“可以‘宅’,但一定不能脱离读者”。
书展离不开好书,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展区,一批在上海本土、全国范围乃至国际舞台上具有显著影响力和鲜明标识度的品牌集中亮相。横跨学术人文、文学艺术、科普教育等多领域的精品佳作和IP矩阵,为文化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创意。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展区C位,《千里江山图》《繁花》这对“双子星”展现了上海文学创作日益扩大的传播版图。上图公司“淘书乐”专区,线装书、古籍修复书桌、文人书房摆设营造出浓郁国风,传统文化魅力通过展桌、主题图书与文创融合展陈的方式,吸引读者来淘宝。
场内场外线上线下共振,激活“出版+”蓬勃生态
数字化新场景和新体验,如何赋能传统阅读?今年上海书展集中展示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业新气象,突出“书+X”“阅读+”产业集群跨界活力,呈现“出版+”勃勃生机。
不少展位以更精细化的设计,将简单卖场式“人找书”改变为兴趣导向的“书找人”。“往年近千种图书参展,读者需根据分区自行寻找感兴趣的作品。今年展位设计多个互动区域,助力优质图书找到有需求的读者,以书单、视频文学课、有声书等方式进一步提供阅读服务。”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创负责人简恒介绍,“一本书就是一个起点”主题灵感来源于《八十本书环游地球》。新书展台上,随着阿特伍德一声发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契诃夫、伍尔夫、扶霞等“荐书人”悉数登场,在幽默的金句对话间引出数种新书。
根据书中所涉地点和作家设计的“阅读航线”,配备了视频讲解卡片,读者既可在书海间畅快穿梭,也能放慢脚步了解欣赏作品。不同领域博主将作为“阅读同路人”公开心仪书单,分别对应文学名著、社科经典、亲子教育等不同阅读诉求,读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解读短视频。由此,博主专业选书眼光和亲和力推荐在书籍与读者间建立起桥梁。
多个分会场场内场外线上线下共振。比如,帆书展台将进行无间断直播,涵盖樊登讲书、李蕾讲经典和非凡精读馆在内的平台三大板块好书解读内容,通过不同主题精选书单,书友不出展位,用耳朵聆听文学、“纵览”经典。“期待通过听觉盛宴,丰富阅读样式,探索文学的魅力。”相关负责人说。此外,哔哩哔哩(B站)“好奇星人知识屋”,樊登读书与世纪出版共同呈现的直播间,阅文集团、喜马拉雅、七猫等展商都为传统书业注入了新活力。
阅读,愈发成为美好生活新增量。今年上海书展阅读生活跨界展区,第一铅笔、晨光文具、百新文化用品等将成为文创迷们“买买买”的人气区域,中国邮政、“上海老字号集市”的全新展位,有望让上海书展线下体验感和互动指数拉满。(来源:中经网会展 记者 许旸)